 
 
酒瘾的症状有哪些?——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问:什么是“酒瘾”?它只是习惯不好吗?
答: “酒瘾”,医学上称为酒精使用障碍或酒精依赖症,是一种被正式认定的慢性脑部疾病,绝非简单的“嗜酒如命”或“自制力差”。长期大量饮酒会改变大脑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别是影响与奖赏、冲动控制和情绪调节相关的区域,导致个体对酒精产生强烈渴求,失去对饮酒行为的控制。
患者即使明知酗酒已严重损害健康、破坏家庭关系、影响工作与社会功能,仍无法停止饮酒,形成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因此,“酒瘾”是一种需要专业干预和系统治疗的疾病,而非道德或意志力问题。
问:酒瘾有哪些典型症状和表现?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上瘾”了?
答: 酒瘾的表现多种多样,通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别:
无法控制饮酒行为:
强烈的饮酒渴求:
耐受性增强:
戒断反应明显:
忽视责任与兴趣:
持续饮酒不顾后果:
如果一个人在一年内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两项或以上,就应高度怀疑存在酒精依赖,需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问:能否分享一些真实患者的治疗经历?
答: 当然可以。以下是两位在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接受治疗并成功走出酒瘾阴影的真实案例:
案例一:十年“酒缸”人生,戒断治疗重启生活
张先生,48岁,司机。饮酒史长达15年,近十年几乎每日必饮,白酒不少于半斤。近两年来,他经常酒后驾车,多次被家人劝阻引发激烈争吵,工作也频频出错,面临失业风险。
更严重的是,他开始出现晨起手抖、心悸、焦虑等症状,必须喝上一口“早酒”才能缓解,否则无法正常起床。一次醉酒后摔倒导致头部受伤,家属将其送至我院。
经评估,张先生已形成严重酒精依赖,并伴有轻度肝功能异常。我院立即启动医学监护下的安全戒断程序,使用药物平稳控制戒断反应,防止癫痫和谵妄发生。同时,心理医生介入,帮助其认识成瘾机制,重建认知。
结合中医“疏肝理气、安神定志”理念,给予中药调理肝脏功能与神经系统,并配合针灸缓解焦虑和失眠。经过三周系统治疗,张先生顺利完成戒断,情绪趋于稳定。
出院后坚持参加我院的康复支持小组,定期心理随访。如今已戒酒十个月,重新考取了职业资格证,回归工作岗位,家庭关系也逐步修复。
案例二:职场女性“隐形酒瘾”,心理干预重获平衡
陈女士,39岁,企业高管。外表干练,却长期承受巨大工作压力。近五年来,她养成了每晚独饮红酒的习惯,后来发展到需饮用白酒才能入睡,常常一喝就是三四两。
来我院时,她已出现记忆力减退、情绪易怒、晨起乏力等症状,且必须饮酒才能“启动”一天。她曾试图戒酒,但几天后便因焦虑、失眠而复饮。
经过详细问诊和心理评估,我院专家发现其饮酒行为属于典型的“自我药疗型”酒瘾——用酒精缓解焦虑和压力。治疗上采取“心理干预为主、药物辅助、中医调理为辅”的综合策略。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她识别情绪触发点,学习健康的减压方式(如正念冥想、运动);使用温和药物减轻戒断不适;配合中药疏肝解郁、养心安神,调理体质。
经过两个月的门诊治疗与跟踪辅导,陈女士成功戒酒,睡眠质量显著改善,工作效率回升。她感慨道:“原来我不需要靠酒来‘充电’,学会与自己相处,才是真正的放松。”
问:酒瘾能治好吗?治疗的关键是什么?
答: 酒瘾虽然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疾病,但完全可以通过科学治疗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实现长期戒断和康复。
治疗的关键在于: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在成瘾行为障碍诊疗方面拥有专业团队,坚持“身心同治、中西结合”的理念,为酒瘾患者提供从急性戒断、心理康复到社会适应的全流程、个性化治疗服务,帮助患者摆脱酒精束缚,重拾健康、有尊严的生活。